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管理 教学大纲 正文

音乐教学大纲

作者:时间:2018-07-17点击数:

《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64  实验学时:16

适用对象:音乐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无

大纲主撰人:谢友超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本课程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音乐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把所学理论知识准确地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为今后进行音乐表演及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1章 概述、音及音名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清音的分组。

1-1音及音高

1-2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1-3音的分组

1-4音域及音区

重点:了解音及音名。

难点:音名、唱名的区分

2章 音律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初步辨别三种律制及三种律制的差别和用途。准确判断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与全音。

2-1十二平均律

2-2五度相生律

2-3纯律

2-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2-5等音

重点:三种律制在音乐实际的应用。

难点: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3章 记谱法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区分五线谱的各种正确记法。

3-1 音符与休止符

3-2五线谱

3-3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

3-4谱号

3-5变音记号

重点:了解各种记谱法的作用。

难点:准确记谱。

4章 记谱中的常用记号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常用记号及装饰音在音乐中的作用。

4-1 常用记号

4-2装饰音

重点:初步辨别各种装饰音。

难点:各种记号及装饰音在音乐实际中的应用。

5章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明了解音乐常用的速度、力度术语。

5-1速度的标记

5-2力度的标记

重点:辨别术语的意思

难点: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中的重要作用。

6章 乐谱的规范写法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规范写作线谱和简谱。

6-1线谱写作规范

6-2简谱写作规范

重点:规范写作线谱和简谱。

难点:规范写作线谱和简谱的要点。

7章 节奏、节拍、各种拍子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节奏、节拍以及各种拍子。

7-1 节奏、节奏型

7-2 重音、节拍、拍子、小节、节奏中的强弱关系

7-3单拍子

7-4复拍子

7-5混合拍子

7-6变换拍子、交错节拍、自由节拍

7-7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重点:各种拍子。

难点:各种拍子的区分。

8章 音值组合法

授课学时:6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8-1四分音符为一拍的音值组合法

8-2八分音符为一拍的音值组合法

重点:各种拍子、音值组合法。

难点:准确组合音值。

9章 音程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音程的度数与音数、了解音程的性质。

9-1音程、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9-2音程的级数和音数

9-3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9-4单音程与复音程

9-5音程的转位

9-6等音程

重点:音程的构成和识别。

难点:较准确识别音程的性质。

10章 三和弦与七和弦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三和弦与七和弦、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10-1和弦

10-2三和弦

10-3七和弦

10-4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

10-5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

10-6等和弦

重点: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

难点: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

11章 调及调的五度循环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调式、音阶、调性。

11-1调、调式、调性

11-2升号调与降号调

11-3调的五度循环

重点:了解调及调式的特性。

难点:升降号调。

12章 大调式和小调式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大、小调式的特性。

12-1大调式

12-2小调式

12-3大小调式音级的标记和名称

12-4大小调式音级的特性

12-5关系大小调

12-6同主音大小调

重点:熟练掌握大、小调式的三种形式;大小调式的名称和标记。

难点: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的了解。

13章 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各种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五声调式、七声调式以及表现特性。

13-1五声调式

13-2七声调式

13-3同主音调

13-4同宫系统各调

重点:了解各种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五声调式、七声调式。

难点:掌握五声调式、七声调式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

14章 调式的多样性及其表现作用

授课学时:1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调式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14-1如何分辨各种调与调式

14-2调式的多样性及其表现作用

重点:了解调式的多样性。

难点:调式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15章 调式中的音程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调式中的音程、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15-1调式中的音程

15-2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重点:了解调式中的音程。

难点: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16章 调式中的和弦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调式中的和弦及和弦的实际应用。

16-1调式中的和弦

16-2调式中的和弦的实际应用

重点:调式中的和弦类别

难点:调式中和弦的实际应用。

17章 调式变音与半音阶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调式变音以及半音阶的上、下行的写法。

17-1调式变音

17-2半音阶

重点:了解调式变音的名称。

难点:半音阶上行与下行的写法。

18章 转调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转调的意义和调的关系。

18-1转调的总概念

18-2转调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18-3转调的类别

18-4调的关系

重点:调的关系。

难点:转调的类别。

19章 移调及实际运用

授课学时:1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移调。

19-1移调的应用

19-2移调的方法

重点:介绍移调的方法,进行移调的练习。

难点:使学生了解移调的方法,把歌曲移调。

三、实验

1、 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记谱法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2

乐谱的规范写法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3

音值组合法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4

音程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5

三和弦与七和弦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6

大调式和小调式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7

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8

调式的多样性及其表现作用

1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9

移调及实际运用

1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记谱法]:掌握记谱的基本规则。要求对于音符时值及节奏的书写准确。

[序号2].[乐谱的规范写法]:掌握乐谱的记写规则,要求规范的记写常规乐谱。

[序号3].[音值组合法]:掌握音值组合的原则。要求规范的组合音值。

[序号4].[音程]:熟悉各种音程。要求能够熟练构写各种音程及其转位。

[序号5].[三和弦与七和弦]:熟悉各种和弦。要求熟练构写各种和弦及其转位。

[序号6].[大调式和小调式]:熟悉各种大调式和小调式。要求能够写出指定的调式音阶。

[序号7].[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熟悉各种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要求能够写出指定的调式音阶。

[序号8].[调式的多样性及其表现作用]:了解调式的多样性。要求能够判断音乐片段的所属调式。

[序号9].[移调及实际运用]:掌握移调的方法。要求能够快速移调。

3、考核方式

1)习题操作

2)考核方式

a.根据习题操作的水平确定成绩;

b.考核成绩以平时练习成绩为基础予以评分,实验占平时成绩的70%。

四、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64,其中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16。

内 容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概述、音及音名

2

 

 

 

2

2

音律

2

 

 

 

2

3

记谱法

2

2

 

 

4

4

记谱中的常用记号

2

 

 

 

2

5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2

 

 

 

2

6

乐谱的规范写法

2

2

 

 

4

7

节奏、节拍、各种拍子

2

 

 

 

2

8

音值组合法

6

2

 

 

8

9

音程

4

2

 

 

6

10

三和弦与七和弦

4

2

 

 

6

11

调及调的五度循环

2

 

 

 

2

12

大调式和小调式

4

2

 

 

6

13

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

4

2

 

 

6

14

调式的多样性及其表现作用

1

1

 

 

2

15

调式中的音程

2

 

 

 

2

16

调式中的和弦

2

 

 

 

2

17

调式变音与半音音阶

2

 

 

 

2

18

转调

2

 

 

 

2

19

移调及实际运用

1

1

 

 

2

 

合计

48

16

 

 

64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材:李重光编 《基本乐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

参考书:钱仁平、江海宁 编著 《基本乐理强化训练》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

六、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为笔试。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128 实验学时:96

适用对象:音乐教育专业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

先修课程:无

大纲主撰人:谢友超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本课程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音乐听音、记谱、视谱演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把所学理论知识准确地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为今后进行音乐表演及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必须认真领会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付诸实践。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1章 识谱与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能够较通顺的进行无升降号的乐谱视唱,可以准确击打简易节奏。

1-1无升降号的乐谱视唱

1-2简易节奏练习

1-3无变化音的单音听辨、三度及四度音程听辨

1-4 2-4小节节奏记写及大调旋律记写

重点:通顺的自行视唱无升降号的单旋律乐谱,准确击打简易节奏。

难点:进行无升降号的乐谱视唱音高节奏的准确性。

2章 无调号大、小调视唱与练耳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能够较通顺的进行C大调及a小调乐谱视唱,可以准确击打常规节奏。

2-1 C大调及a自然小调、a和声小调、a旋律小调乐谱视唱

2-2常规节奏练习

2-3加入升G的单音听辨、五度及六度音程听辨

2-4 2-4小节节奏记写及大调旋律记写

重点:C大调、a小调乐谱视唱、准确击打常规节奏。

难点:变化音升G的音准

3章 一个升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能够较通顺的进行一个升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准确击打附点、切分等节奏。

3-1一个升号各调式乐谱视唱

3-2击打附点、切分等节奏

3-3加入升F的单音听辨、二度、七度八度音程听辨、原位大、小三和弦听辨

3-4 4-6小节节奏记写及小调旋律记写

重点:一个升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准确击打切分等节奏。

难点:变化音升F的音准。

4章 一个降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能够较通顺的进行一个降号各调式乐谱视唱。

4-1一个降号各调式乐谱视唱

4-2击打各种常规节奏的组合,含三连音等特殊等分音节奏

4-3加入降B的单音听辨、音程综合听辨、原位增、减三和弦

4-4 4-6小节节奏记写及一个升号旋律记写

重点:一个降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各种常规节奏的组合。

难点:变化音降B的音准。

5章 两个升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能够较通顺的进行两个升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准确击打节奏。

5-1两个升号各调式乐谱视唱

5-2击打各种常规节奏的组合,含各种跨小节节奏

5-3加入升C的单音听辨、加入变化升G、F降B音程听辨、转位三和弦听辨

5-4 4-8小节节奏记写及一个降号旋律记写

重点:两个升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击打各种常规节奏的组合。

难点:变化音的音准。

6章 两个降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能够较通顺的进行两个降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准确击打节奏。

6-1两个降号各调式乐谱视唱

6-2击打各种常规节奏的组合,含弱起节奏

6-3加入降E的单音听辨、加入变化升G、F降B音程听辨、三和弦连接听辨

6-4 4-8小节节奏记写,3/8节拍记写,两个升号旋律记写

重点:两个降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击打各种常规节奏的组合。

难点:变化音的音准。

7章 三个升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能够较通顺的进行三个升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准确击打节奏。

7-1三个升号各调式乐谱视唱

7-2击打各种常规节奏的组合,6/8节拍记写

7-3加入各种变化音的单音听辨、音程听辨、三和弦综合听辨、原位七和弦模唱及听辨

7-4 4-8小节节奏记写及两个降号旋律记写

重点:三个升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准确击打各种节奏。

难点:变化音的音准。

8章 三个降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能够较通顺的进行三个降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准确击打节奏。

8-1三个降号各调式乐谱视唱

8-2击打各种常规节奏的复杂组合

8-3加入各种变化音的单音听辨、音程听辨、三和弦连接听辨,转位七和弦模唱及听辨

8-4 6-8小节节奏记写(含各种节拍)及两个升降号内旋律记写

重点:三个降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击打常规节奏的复杂组合。

难点:变化音的音准。

9章 较复杂的节奏节拍视唱与练耳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能够较通顺的进行三个升降号内各调式乐谱视唱,准确击打较复杂节奏节拍。

9-1三个升降号内各调式乐谱视唱

9-2较复杂的节奏节拍视唱

9-3加入各种变化音的单音听辨、音程听辨、七和弦综合听辨、含有七和弦的和弦连接

9-4 6-8小节节奏记写(含各种节拍)及两个升降号内旋律记写

9-5转调的基本知识

重点:三个升降号内各调式乐谱视唱、准确击打复杂节奏。

难点:复杂节奏、原位七和弦听辨。

三、实验

1、 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识谱与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

12

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2

无调号大、小调视唱与练耳

12

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3

一个升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12

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4

一个降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12

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5

两个升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12

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6

两个降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12

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7

三个升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10

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8

三个降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10

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9

较复杂的节奏节拍视唱与练耳

4

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识谱与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无升降号的乐谱视唱、简易节奏练习、无变化音的单音听辨、三度及四度音程听辨、2-4小节节奏记写及大调旋律记写。要求能基本识别这些训练项目。

[序号2].[无调号大、小调视唱与练耳]:C大调及a小调乐谱视唱、常规节奏练习、加入升G的单音听辨、五度及六度音程听辨、2-4小节节奏记写及大调旋律记写。要求能基本识别这些训练项目。

[序号3].[一个升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进行一个升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击打附点、切分等节奏、音组模唱、单音听辨,音程模唱的训练,以及4-6小节节奏记写及旋律模唱。要求基本识别这些训练项目。

[序号4].[一个降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一个降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击打各种常规节奏的组合,含三连音节奏、加入降B的单音听辨、音程综合听辨、原位增、减三和弦听辨、4-6小节节奏记写及一个升号旋律记写。要求基本识别这些训练项目。

[序号5].[两个升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两个升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击打各种常规节奏的组合,含跨小节节奏、加入升C的单音听辨、加入变化升G、F降B音程听辨、转位三和弦听辨、4-8小节节奏记写及一个降号旋律记写。要求基本识别这些训练项目。

[序号6].[两个降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两个降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击打各种常规节奏的组合,含弱起节奏、加入降E的单音听辨、加入变化升G、F降B音程听辨、三和弦综合听辨、4-8小节节奏记写,3/8节拍记写,两个升号旋律记写。要求基本识别这些训练项目。

[序号7].[三个升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三个升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击打各种常规节奏的组合,6/8节拍记写,加入各种变化音的单音听辨、音程听辨、三和弦综合听辨、原位七和弦模唱与听辨、4-8小节节奏记写及两个降号旋律记写。要求基本识别这些训练项目。

[序号8].[三个降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三个降号各调式乐谱视唱、击打各种常规节奏的复杂组合、加入各种变化音的单音听辨、音程听辨、三和弦连接听辨、七和弦转位模唱与听辨、6-8小节节奏及两个升降号内旋律记写。要求基本识别这些训练项目。

[序号9].[较复杂的节奏节拍视唱与练耳]:三个升降号内各调式乐谱视唱、较复杂的节奏节拍视唱、加入各种变化音的单音听辨、音程听辨、七和弦综合听辨、含有七和弦的和弦连接、6-8小节节奏记写两个升降号内旋律记写转调的基本知识。要求基本识别这些训练项目。

3、考核方式

1)练习视唱:将每次上课布置的视唱反复练习。

2)考核方式

a.根据抽唱视唱和即兴视唱的水平确定成绩;

b.考核成绩以平时练习成绩为基础予以评分,实验占平时成绩的70%。

四、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128,其中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96。

内 容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识谱与基本节拍节奏的训练

4

12

 

 

16

2

无调号大、小调视唱与练耳

4

12

 

 

16

3

一个升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4

12

 

 

16

4

一个降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4

12

 

 

16

5

两个升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4

12

 

 

16

6

两个降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4

12

 

 

16

7

三个升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2

10

 

 

12

8

三个降号各调式视唱与练耳

2

10

 

 

12

9

较复杂的节奏节拍视唱与练耳

4

4

 

 

8

 

合计

32

96

 

 

128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材:《单声部视唱教程(上册)》 上海音乐教育院视唱练耳教研组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9年

参考书:《视唱练耳》许敬行孙虹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

六、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分为笔试部分和口试部分。

 

《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272   实验学时:240

适用对象:音乐教育专业一至五年级学生

大纲主撰人:谢友超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本课程为音乐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

2、目的是通过五年严格系统的钢琴技术和音乐表现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钢琴演奏基本方法和技术;

3、按照不同需求,使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切实的技术和音乐表现的训练。

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章:钢琴演奏初级阶段的学习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

1-1了解钢琴来源、发展简史、构造、形制等

1-2学习钢琴演奏的基本技法、初级练习曲及简单乐曲

重点:对钢琴演奏入门基本技法的掌握

难点:基本技法融于练习曲及乐曲中

2章:钢琴演奏中级阶段的学习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

2-1巩固钢琴演奏基本技法并熟练掌握

2-2学习初级练习曲及简单乐曲

重点:巩固熟练所学的技巧

难点:乐曲中除了注意技巧,应开始注意乐曲的音乐性

3章:钢琴演奏中高级阶段的学习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

3-1熟练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技法

3-2学习中级练习曲

重点:对练习曲、乐曲的掌握,重视练习曲的联系

难点:综合运用各类技法,演奏乐曲时能够有音乐表现力

4章:钢琴演奏高级阶段的学习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

4-1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进行相应的技巧练习曲

4-2继续学习中级阶段乐曲

4-1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分配高级练习曲

4-2学习高级乐曲

4-3熟练高级乐曲

4-2指导学生舞台表演

重点:高级乐曲学习及掌握

难点:能在舞台上完整,放松的完成作品演奏

三、 实验

1、 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钢琴演奏初级阶段的学习

28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1

2

钢琴演奏初级阶段的学习

28

基础类

必修

综合性

1

3

钢琴演奏中级阶段的学习

28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1

4

钢琴演奏中级阶段的学习

28

基础类

必修

综合性

1

5

钢琴演奏中级阶段的学习

28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1

6

钢琴演奏中高级阶段的学习

28

基础类

必修

综合性

1

7

钢琴演奏高级阶段的学习

28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1

8

钢琴演奏高级阶段的学习

28

基础类

必修

综合性

1

9

钢琴演奏高级阶段的学习

16

基础类

必修

综合性

1

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钢琴演奏初级阶段的学习]:对钢琴演奏入门基本技法的掌握,基本技法融于练习曲及乐曲中。

[序号2][钢琴演奏初级阶段的学习]:对钢琴演奏入门基本技法的掌握,基本技法融于练习曲及乐曲中。

[序号3][钢琴演奏中级阶段的学习]:巩固熟练所学的技巧,乐曲中除了注意技巧,应开始注意乐曲的音乐性。

[序号4][钢琴演奏中级阶段的学习]:巩固熟练所学的技巧,乐曲中除了注意技巧,应开始注意乐曲的音乐性。

[序号5][钢琴演奏中高级阶段的学习]:对练习曲、乐曲的掌握,重视练习曲的联系,综合运用各类技法,演奏乐曲时能够有音乐表现力。

[序号6][钢琴演奏中高级阶段的学习]:对练习曲、乐曲的掌握,重视练习曲的联系,综合运用各类技法,演奏乐曲时能够有音乐表现力。

[序号7][钢琴演奏高级阶段的学习]:高级乐曲学习及掌握,能在舞台上完整,放松的完成作品演奏。

[序号8][钢琴演奏高级阶段的学习]:高级乐曲学习及掌握,能在舞台上完整,放松的完成作品演奏。

[序号9][钢琴演奏高级阶段的学习]:高级乐曲学习及掌握,能在舞台上完整,放松的完成作品演奏。

3、考核方式

1)乐曲演奏

2)考核方式

a.乐曲展示;

b.考核成绩以乐曲演奏水平为基础予以评分,实验占平时成绩的70%。

四、 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272,其中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240。

内 容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钢琴演奏初级阶段的学习

8

56

 

 

64

2

钢琴演奏中级阶段的学习

8

56

 

 

64

3

钢琴演奏中高级阶段的学习

8

56

 

 

64

4

钢琴演奏高级阶段的学习

8

72

 

 

82

5

合计

32

240

 

 

272

五、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钢琴基础教程》韩林申 李晓平 徐斐 周荷君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10

辅助教材:

《拜厄》拜厄、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4

《车尔尼599》、《车尔尼849》 车尔尼、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3

《哈农》哈农、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

参考书目: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9

《巴赫创意曲集》巴赫、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4

《克列门蒂钢琴小奏鸣曲集》克列门蒂、2000.6

《中国钢琴名曲30首》魏廷格、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11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贝多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3

《海顿钢琴奏鸣曲全集》海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2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莫扎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

六、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考试考核形式为舞台演奏。

 

《声乐基础》教学大纲

总学时:272 实验学时:208

适用对象:音乐教育专业一至五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无

大纲主撰人:谢友超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声乐基础是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基础课,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学科.本课程旨在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一般声乐作品的内容,并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胜任小学音乐课教学和课外声乐辅导工作.对于主修声乐的学生,要求其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能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具备一定的声乐教学能力。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的状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一般学生能胜任中学音乐课声乐部分教学和课外声乐辅导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1章: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逐步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1-1了解正确的呼吸方法

1-2辨别正确的有共鸣的声音

重点:掌握和理解气息的支持对于歌唱的重要性。

难点:建立有利于歌唱的呼吸状态。

2章:气息控制训练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学习用气息支持声音

2-1学习用气息支持声音

重点:放松喉头、用气息来支持声音。

难点:改掉“喊”唱的习惯,用气息支持歌唱。

3章:喉头稳定、喉咙打开的发声训练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用稳定、积极开放的腔体状态来发声

3-1学习用稳定、积极开放的腔体状态来发声

重点:做到喉头稳定、打开喉咙发声。

难点:区别发声中的“积极”与“紧张”。

4章:自然声区的发声训练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自然声区的声音做到基本通畅、连贯

4-1巩固中声区

4-2使声音做到基本通畅、连贯

4-3克服发声中的不良习惯和明显的困难

重点:使声音做到基本通畅、连贯

难点:克服发声中的不良习惯和明显的困难

5章:规范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规范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5-1改正方言发音

5-2歌唱中力求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重点:咬字吐字符合歌唱的要求。

难点:咬字归韵的掌握。

6章:换声区的发声训练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在中声区稳定的状态下逐步扩展音域。

6-1逐步扩展音域

6-2平稳换声

6-3解决真假声打架的问题

重点:上下声区应统一、真假声不“打架”。

难点:声区转换的自如统一

7章:培养歌唱表达能力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培养独立分析处理声乐作品的能力

7-1培养独立分析处理声乐作品的能力

7-2培养音乐表现力

重点:通过吐字咬字及音色、音量的调整来正确表现作品。

难点:演唱表现力的培养。

8章:学习掌握运用演唱技巧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运用科学的演唱技巧来表现音乐。

8-1音色、音量、力度的变化

8-2演唱技巧

重点:声音有音色、音量、力度的变化

难点:把握和恰当地运用声音技巧,正确表现音乐。

三、实验

1、 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气息控制训练

15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2

喉头稳定、喉咙打开的发声训练

15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3

自然声区的发声训练

25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4

换声区的发声训练

25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5

培养歌唱表达能力

64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6

学习掌握运用演唱技巧

64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气息控制训练]:学习歌唱正确的呼吸方法,掌握用气息支持声音。

[序号2].[喉头稳定、喉咙打开的发声训练]:学习用稳定、积极开放的腔体状态来发声,掌握科学的歌唱状态。

[序号3].[自然声区的发声训练]:巩固中声区的发声练习,使声音做到基本通畅、连贯克服发声中的不良习惯和明显的困难。

[序号4].[换声区的发声训练]:熟悉掌握逐步扩展音域,平稳换声。

[序号5].[培养歌唱表达能力]:培养独立分析处理声乐作品的能力,培养音乐表现力。

[序号6].[学习掌握运用演唱技巧]:熟悉音色、音量、力度的变化,掌握演唱技巧,培养学生能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够表演出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平,并提高其自身音乐素养与创造思维。

3、考核方式

1)现场歌曲演唱

2)考核方式

a.成绩以歌曲演唱水平为基础予以评分;

b.实验占平时成绩的70%。

四、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272,其中理论学时64,实践学时为208。

内 容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8

 

 

 

8

2

气息控制训练

8

15

 

 

23

3

喉头稳定、喉咙打开的发声训练

8

15

 

 

23

4

自然声区的发声训练

8

25

 

 

33

5

规范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8

 

 

 

8

6

换声区的发声训练

8

25

 

 

33

7

培养歌唱表达能力

8

64

 

 

72

8

学习掌握运用演唱技巧

8

64

 

 

72

 

合计

64

208

 

 

272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声乐演唱与伴奏》 江西高校出版社

2.参考书:

《中外声歌曲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声乐学基础》石惟正 人民音乐出版社

《声乐演唱与教学》徐小懿 上海音乐出版社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李晋媛 李晋玮 华乐出版社

《唱歌的艺术》赵梅伯 人民音乐出版社

六、课程考核

考试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考试采取现场演唱的方法进行。

 

《形体与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96  实践学时:32

适用对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一年级、二年级学生

大纲主撰人:谢友超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本课程为音乐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形体舞蹈基础课程。

2.性质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改变学生原有的自然体态,解放肢体、获得必要的技术、技能和规范的动作形态,了解并准确表达各民族的舞蹈特征。其目的与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气质与形体的美感,使学生对舞蹈有初步认识进而掌握舞台的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章基本功

授课学时:22

基本要求:整个形体课当中贯穿始终本单元第一学期重点解决,以后的学期当中,在继续保持深入的前题下,进行其它单元的课程教学任务,使学生身体的坐、站、走自然状态得到有效的解决,以颈、胸、腰的三个弯曲点进行针对性、目标性的训练,让学生具有灵活运用,有效控制的形体。

1-1地面开始,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认识并得以知觉。

1-2上把秆,在以躯干挺拔的前题下,进行对肌肉能力的训练,逐步过渡到控制,从手扶把到单手扶把。

1-3把下,以站好、站直的基础上,对身体单一部位,综合运用的控制训练。

1-4对身体各部位灵活性的训练,其中还包括体能,肌能的训练。(在把下完成)。

重点:使学生身体的坐、站、走自然状态得到有效的解决,以颈、胸、腰的三个弯曲点进行针对性、目标性的训练。

难点:让学生具有灵活运用,有效控制的形体。

2章四大民族舞组合

授课学时:22

基本要求:首先学习少数民族民间舞,共开设藏、汉、维、蒙四大民族。通过学习少数民族舞蹈,利用四大民族舞蹈的特性,对学生进行分门别类,不同需要的训练,不光使学生的协调性得以解决,而要达到肢体语言与面部表现力的综合运用为训练目的,并对美的认识与追求。

2-1掌握四大民族的体态。手形、步法、神韵、气息。了解本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并在表现时要把握不同的风格、气质、情绪。

2-2利用所学知识、舞蹈中,绘塑人物形象,要表现人而不是组合的展示。

2-3空间的占领与运用。

2-4动作的规范,舞姿的优美。

2-5对四大民族礼仪的了解。

重点:学习少数民族民间舞,共开设藏、汉、维、蒙四大民族。

难点:四大民族舞蹈的特性。

3章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舞台表演能力

授课学时:20

基本要求:古典舞身韵,是我国经典艺术,其手眼身步法都非常讲究也十分细致,从专业需要的角度讲,传统的身韵部分对学生以后的塑造古装人物形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让学生对中国传统的含蓄表现方式一一掌握。

3-1对男、女生不同手形、手位、步法的掌握。

3-2对古典身韵组合中具备表演的发展路线。

3-3掌握舞蹈表演的基础原理。

3-4掌握一般性肢体表现的元素。

3-5掌握一般情结舞蹈、意境舞蹈的表演技能

3-6掌握表现性舞蹈、舞蹈戏剧、现代舞等当代舞种以表演技能。

3-7掌握舞剧表演、人物塑造的广法和技能。

重点:掌握各类舞蹈的风格特点

难点:形神兼备

实验

1、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基本功

10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2

四大民族舞组合

6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3

四大民族舞组合

4

基础类

必修

综合性

全班

4

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

1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基本功]:使学生身体的坐、站、走自然状态得到有效的解决

[序号2].[四大民族舞组合]:学习四大民族舞蹈的特性

[序号3].[四大民族舞组合]:学习民族舞蹈组合

[序号4].[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掌握各类舞蹈的风格特点

3、考核方式

1)形体与舞蹈的综合展示,将每次上课的教学内容反复练习

2)考核方式

a.根据动作完成质量确定成绩;

b.考核成绩与平时练习成绩予以评分,实验占平时成绩的70%。

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96,其中理论学时64,实践学时32。

内 容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基本功

22

10

 

 

32

2

四大民族舞组合

22

10

 

 

32

3

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

20

12

 

 

32

 

合计

64

32

 

 

96

推荐参考书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材》VCD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编 中央音乐教育院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

六、考试考核

每学年进行两次考试。

考试内容:考试采取统一上课内容进行。

学业成绩构成:考试成绩占70%,实验课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

 

 

《基础和声》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64 实验学时:16

适用对象:音乐教育专业三、四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基础

大纲主撰人:谢友超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本课程为音乐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构成的元素,音乐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掌握古典音乐和声逻辑特点,达到对主调多声部音乐的深入理解与全面掌握,为音乐创作、分析类课程以及演奏演唱、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章 四部和声的声部关系及原位正三和弦连接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声部关系及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1-1纵向的声部关系

1-2横向的声部关系

1-3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重点: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难点:良好连接原位正三和弦

2章 三音跳进及同和弦转换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中的三音跳进、同和弦转换

2-1三音跳进

2-2同和弦转换

重点:同和弦转换

难点:三音跳进

3章 正三和弦第一转位的连接

授课学时:6

基本要求:平稳连接正三和弦第一转位

3-1平稳中的正三和弦第一转位的连接

3-2跳进中的正三和弦第一转位的连接

重点:正三和弦第一转位的连接

难点:跳进中的正三和弦第一转位的连接

4章 正三和弦的第二转位的连接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四六和弦用法

4-1经过四六和弦

4-2辅助四六和弦

4-3终止四六和弦

重点:终止四六和弦

难点:终止式的和声配置

5章 属七和弦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运用属七和弦

5-1属七和弦的解决

5-2属七和弦的预备

5-3属七和弦的转位

重点:属七和弦的运用

难点:正确运用属七和弦

6章 和弦外音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各种和弦外音的识别

6-1经过音与辅助音

6-2倚音与换音

6-3留音与先现音

重点: 和弦外音分析

难点:具体操作中和弦外音的判断

7章 副三和弦与副七和弦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副三和弦的运用

7-1上主七和弦

7-2导七和弦

7-2中三和弦与下中三和弦

7-4上主三和弦与导三和弦

7-5和声模进与持续音

重点:副三和弦及副七和弦的运用

难点:分析音乐中的副和弦、持续音

8章 变音体系、离调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重属和弦运用

8-1重属和弦

8-2副属和弦

重点:重属和弦运用

难点:分析音乐中的副属和弦

9章 近关系转调

授课学时:6

基本要求:一级近关系转调的具体操作

9-1一级近关系转调的类型

9-2一级近关系转调的具体操作

重点:一级近关系转调的具体操作

难点:分析音乐中的近关系转调

三、 实验

1、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学时

实验

类别

实验

要求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1

四部和声的声部关系及原位正三和弦连接

2

技术基础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2

三音跳进及同和弦转换

2

技术基础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3

正三和弦第一转位的连接

2

技术基础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4

正三和弦的第二转位的连接

2

技术基础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5

属七和弦

2

技术基础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6

副三和弦与副七和弦

2

技术基础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7

变音体系、离调

2

技术基础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8

近关系转调

2

技术基础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2、实验项目目的要求

[序号1].[四部和声的声部关系及原位正三和弦连接]:使学生了解声部关系及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序号2].[三音跳进及同和弦转换]: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中的三音跳进、同和弦转换

[序号3].[正三和弦第一转位的连接]:平稳连接正三和弦第一转位

[序号4].[正三和弦的第二转位的连接]:四六和弦用法

[序号5].[属七和弦]:运用属七和弦

[序号6].[副三和弦与副七和弦]:运用副三和弦与副七和弦

[序号7].[变音体系、离调]:重属和弦运用

[序号8].[近关系转调]:一级近关系转调的具体操作

3、考核方式

1)四部和声写作

2)考核方式

a.根据四部和声写作的水平确定成绩;

b.考核成绩以平时练习成绩为基础予以评分,实验占平时成绩的70%。

四、 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64,其中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16。

内 容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四部和声的声部关系及原位正三和弦连接

4

2

 

 

6

2

三音跳进及同和弦转换

4

2

 

 

6

3

正三和弦第一转位的连接

6

2

 

 

8

4

正三和弦的第二转位的连接

4

2

 

 

6

5

属七和弦

4

2

 

 

6

6

和弦外音

4

 

 

 

4

7

副三和弦与副七和弦

8

2

 

 

10

8

变音体系、离调

8

2

 

 

10

9

近关系转调

6

2

 

 

8

 

合计

48

16

 

 

64

五、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材:冯鄂生等编著,《和声实用基础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苏]杜波夫斯基等编著,《和声学教程(增订重译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

李志伟编著,《和声基础教程(上)》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杜晓十编著,《和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六、 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为笔试。

 

 

《中国音乐史与音乐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64 实验学时:8

适用对象:音乐教育专业四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无

大纲主撰人:谢友超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本课程为音乐教育专业四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目的是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把握中国音乐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各个时期音乐艺术的文化背景以及艺术特征,并对应欣赏各个时期,各个风格流派的代表性音乐,从而能够对各个时代的音乐文化现象、重要人物和音乐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而准确评价音乐文化现象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章 上古时期的音乐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上古时期的音乐的发展脉络,熟知上古时期的音乐的相关重要事件、重要音乐作品、重要音乐制度、音乐思想等知识点,能够对古代的音乐艺术作比较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1-1远古时期的古歌与古乐舞

1-2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和音乐教育

1-3诗经与楚辞

1-4西周的八音分类法

1-5曾侯乙墓编钟,赏析音乐《楚商》(曾侯乙编钟与乐队)

1-6上古时期的音乐思想

1-7三分损益法与十二律

重点:八音分类法、曾侯乙墓编钟、上古时期的音乐思想

难点:西周礼乐制度

2章 中古时期的音乐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中古时期的音乐的发展脉络,熟知中古时期的音乐的相关重要事件、重要音乐作品、重要音乐制度、音乐思想等知识点,能够对古代的音乐艺术作比较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2-1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赏析古琴曲《流水》、《碣石调-幽兰》、《酒狂》等。

2-2隋唐五代的音乐,欣赏《秦王破阵乐》、古琴曲《阳关三叠》

重点:汉代鼓吹、相合歌与相合大曲、魏晋音乐文化交流、燕乐大曲、唐代音乐机构、

难点:秦汉乐府、隋唐歌舞燕乐

3章 近古时期的音乐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近古时期的音乐的发展脉络,熟知近古时期的音乐的相关重要事件、重要音乐作品、重要音乐制度、音乐思想等知识点,能够对古代的音乐艺术作比较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3-1宋元音乐,欣赏词调歌曲《杏花天影》、古琴曲《潇湘水云》;戏曲唱段《窦娥冤》

3-2明清音乐,《朝元歌》、《阳春》,琵琶曲《十面埋伏》、京胡与乐队《夜深沉》

重点:姜白石艺术歌曲、元杂剧、诸宫调、四大声腔

难点:元杂剧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

4章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传统音乐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近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大致脉络,对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音乐发展、演变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理解,并能够熟记各时期不同的一些重要概念。

4-1社会历史背景简介

4-2传统戏曲音乐的发展

4-3传统曲艺音乐的发展

4-4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

4-5传统民歌的发展

赏析京剧片段《贵妃醉酒》、《霸王别姬》,,一些近代救亡运动歌曲。

重点:京剧的发展、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

难点:戏曲改良运动、传统曲艺音乐的发展

5章 近代音乐思潮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近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大致脉络,对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音乐思潮有一定的认知理解,对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各音乐文化现象有较清晰、具体的认知,并能够熟记各时期不同的一些重要概念。

5-1乐歌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5-2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音乐文化思潮

5-3“左翼音乐”运动和3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5-440年代延安音乐家及以“民歌研究会”等团体的音乐活动

重点:“左翼音乐”运动、新秧歌运动、民歌研究会、“新歌剧”、

难点:对如何建设我国新音乐文化的不同认识

6章 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近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大致脉络,对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音乐教育的发展、辉煌成就以及经验教训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理解。对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各音乐教育现象有较清晰、具体的认知,并能够熟记各时期不同的一些重要概念,

6-1普通音乐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6-2专业音乐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6-3社会音乐教育与师范音乐教育

重点:北京国乐改进社、国立音乐院、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上海大同乐会

难点:学堂乐歌运动

7章 近代音乐作品的创作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近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大致脉络,对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音乐家、音乐创作的辉煌成就以及作品特征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理解,并能够熟记各时期不同的一些重要概念,

7-1学堂乐歌阶段音乐作品的创作

7-2二十年代的音乐创作

7-3三四十年代的音乐创作

赏析学堂乐歌,秧歌,歌剧等

重点:李叔同的音乐创作、赵元任的音乐创作、刘天华的音乐创作、黎锦晖的音乐创作、黄自的音乐创作、江文也的音乐创作、贺绿汀的音乐创作、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难点:近代秧歌剧与歌剧的创作

三、 实验

1、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

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上古时期的音乐

1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2

中古时期的音乐

1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3

近古时期的音乐

1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4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传统音乐

1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5

近代音乐思潮

1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6

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1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7

近代音乐作品的创作

2

基础类

必修

综合性

全班

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上古时期的音乐]:了解我国中古时期的音乐的发展脉络,熟知中古时期的音乐的相关重要事件、重要音乐作品、重要音乐制度、音乐思想等知识点。

[序号2].[中古时期的音乐]:了解我国中古时期的音乐的发展脉络,熟知中古时期的音乐的相关重要事件、重要音乐作品、重要音乐制度、音乐思想等知识点。

[序号3].[近古时期的音乐]:使学生了解我国近古时期的音乐的发展脉络,熟知近古时期的音乐的相关重要事件、重要音乐作品、重要音乐制度、音乐思想等知识点。

[序号4].[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传统音乐]:学生了解近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大致脉络,对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音乐发展、演变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理解。

[序号5].[近代音乐思潮]:对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各音乐文化现象有较清晰、具体的认知,并能够熟记各时期不同的一些重要概念。

[序号6].[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各音乐教育现象有较清晰、具体的认知,并能够熟记各时期不同的一些重要概念。

[序号7].[近代音乐作品的创作]:对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音乐家、音乐创作的辉煌成就以及作品特征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理解,并能够熟记各时期不同的一些重要概念。

3、考核方式

1)练习视唱:论文考核

2)考核方式

a-根据论文写作水平确定成绩;

b-考核成绩以平时练习成绩为基础予以评分,实验占平时成绩的70%。

四、 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64,其中理论学时56,实验学时8。

内 容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上古时期的音乐

8

1

 

 

9

2

中古时期的音乐

8

1

 

 

9

3

近古时期的音乐

8

1

 

 

9

4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传统音乐

8

1

 

 

9

5

近代音乐思潮

8

1

 

 

9

6

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8

1

 

 

9

7

近代音乐作品的创作

8

2

 

 

10

 

合计

56

8

 

 

64

五、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田可文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刘再生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

汪毓和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吴钊 刘东升著《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廖辅叔编著《中国古代音乐简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

李纯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

陶亚兵著《中西音乐交流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夏滟洲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张静蔚编《搜索历史-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六、 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为笔试。

 

 

《外国音乐史与音乐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64 实验学时:8

适用对象:音乐教育专业四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无

大纲主撰人:谢友超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将以风格为线索,通过对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对音乐本体的解析,使学生清楚地了解

西方音乐历史的整体发展脉络,并进而获得良好的审美经验和“价值判断”能力。另外,在具体的讲授过程中,本课程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日常授课,使学生可以从声文图谱等各个方面较为立体的认识音乐史。

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章:远古时代的音乐文化(BC12世纪~AD5世纪末)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了解古希腊的音乐形式、古罗马的音乐生活;掌握古希腊的乐器、戏剧、音乐理论; 分析古希腊音乐与古罗马音乐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1古希腊音乐文化述略 ;

1-1-1古希腊文明概况;

1-1-2古希腊文化艺术成就;

1-1-3古希腊音乐文化;

1-1-3-1古希腊音乐文化概况;

1-1-3-2古希腊音乐文化的实践方式;

1-1-3-3古希腊音乐理论研究;

1-1-3-4古希腊调式音阶与记谱法。

1-2古罗马音乐文化;

1-2-1古罗马文明概况;

1-2-2基督教的兴起与早期发展;

1-2-3早期基督教音乐。

重点:古希腊的音乐调式、形态;古罗马的音乐生活。

难点:古希腊的音乐调式、形态。

2章:中世纪的音乐文化及宗教音乐赏析 (AD4世纪~AD15世纪中)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了解圣咏在礼拜仪式中的运用;掌握中世纪单声歌曲的名称和特点;掌握法国“新艺术”及其音乐特征、中世纪器乐;熟练掌握复调音乐的诞生。

2-1中世纪历史、社会型态综述;

2-2中世纪音乐文化

2-2-1格里高利圣咏;

2-2-2中世纪调式体系与记谱法;

2-2-3中世纪后期格里高利圣咏的继续发展;

2-2-4复调音乐的兴起与早期发展;

2-2-5中世纪的世俗音乐;

2-2-6中世纪的乐器;

2-3“新艺术”(法、意)——连接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桥梁。

重点:中世纪教会礼拜音乐;多声部复调音乐的分类及特点。

难点:多声部复调音乐的分类及特点。

3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15世纪~16世纪末)

授课学时:8

基本要求: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概况;了解产生乐派的背景、风格、特点。

3-1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历史概况;

3-2音乐史中“文艺复兴”的涵义与分期;

3-3音乐文化主要成就分述;

3-3-1尼德兰乐派的复调艺术;

3-3-1-1英国学者复调艺术的影响与勃艮第乐派;

3-3-1-2十五世纪的法—弗兰德乐派(奥克冈、若斯堪);

3-3-1-3十六世纪的法—弗兰德乐派的发展(拉索);

3-3-2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与新教圣咏;

3-3-3反宗教改革与罗马乐派的创作;

3-3-4威尼斯乐派;

3-3-5十六世纪各地区的多声部世俗歌曲;

3-3-6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与早期的器乐曲体裁。

重点:文艺复兴时期背景下所产生的各个乐派的风格特点。

难点:文艺复兴时期背景下所产生的各个乐派的风格特点。

4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作品赏析(1600~1750)

授课学时:10

基本要求:掌握巴洛克时代的音乐特点及创作风格,了解其代表性的作曲家的音乐作品。

4-1时代概述;

4-2音乐史中“巴洛克”一词的涵义与主要特征;

4-3巴罗克音乐文化成就分述;

4-3-1歌剧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4-3-1-1从弗罗伦萨歌剧到威尼斯歌剧乐派;

4-3-1-2那波里歌剧乐派与正歌剧体裁的定型;

4-3-1-3欧洲其它地区的歌剧发展;

4-3-2协唱风格与巴罗克时期的大型声乐套曲体裁;

4-3-3巴罗克的乐器与器乐体裁;

4-3-4巴罗克晚期的音乐大师;

4-3-4-1 J. S. 巴赫的生平与创作(音乐赏析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十二平均律》);

4-3-4-2 G. F. 亨德尔的生平与创作。

重点:巴洛克时期创作的音乐特点,巴赫的音乐创作特点及其作品赏析。

难点:巴洛克时期创作的音乐特点。

5章: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作品赏析 (1750~19世纪初)

授课学时:10

基本要求:掌握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了解其代表性的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作品。

5-1时代概况;

5-2“启蒙运动”与西方“现代性”的形成;

5-3音乐史中“古典主义”一词的涵义与总体特征;

5-4古典时代早期音乐文化的主要成就;

5-4-1喜歌剧的诞生与格鲁克的正歌剧改革;

5-4-2古典奏鸣——交响套曲形式的确立与发展;

5-5古典主义盛期与维也纳古典乐派;

5-5-1古典主义盛期音乐文化的总体特征;

5-5-1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的生平与主要创作(音乐赏析海顿交响乐作品);

5-5-2维也纳古典乐派——莫扎特的生平与主要创作(音乐赏析莫扎特声乐、器乐作品);

5-5-3维也纳古典乐派——贝多芬的生平与主要创作(音乐赏析贝多芬钢琴、交响乐作品)。

重点: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古典奏鸣曲式的确立与发展,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主要创作。

难点:古典奏鸣曲式的确立与发展。

6章: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作品赏析(19世纪初~20世纪上半叶)

授课学时:12

基本要求:掌握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了解其代表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创作。

6-1时代概况;

6-2德奥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

6-3音乐史中“浪漫主义”一词的涵义与主要特征 ;

6-4音乐文化成就分述;

6-4-1德奥浪漫主义音乐文化;

6-4-1-1早期浪漫主义: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的音乐创作;

6-4-1-2中期浪漫主义:勃拉姆斯、布鲁克纳;

6-4-1-3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沃尔夫、马勒、R.施特劳斯;

6-4-2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从威柏到瓦格纳;

6-4-3十九世纪上半叶:李斯特与肖邦的音乐创作;

6-4-4法国音乐文化;

6-4-4-1法国歌剧的发展状况(大歌剧、抒情歌剧、轻歌剧等);

6-4-4-2比才的音乐创作;

6-4-4-3法国的器乐音乐:从柏辽兹到民族器乐协会的创作;

6-4-4-4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拉威尔;

6-4-5意大利的歌剧创作;

6-4-5-1从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到威尔第;

6-4-5-2威尔第的歌剧创作;

6-4-5-3从普契尼到真实主义歌剧;

6-4-6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民族乐派的创作;

6-4-6-1俄罗斯音乐文化;

6-4-6-1-1格林卡的音乐创作;

6-4-6-1-2 “强力集团”的音乐创作;

6-4-6-1-3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创作;

6-4-6-1-4格拉祖诺夫、斯克里亚宾与拉赫玛尼诺夫;

6-4-6-2东、北欧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

6-4-6-2-1捷克和斯洛伐克:斯美塔那、德沃夏克;

6-4-6-2-2挪威:格里格的音乐创作;

6-4-6-2-3芬兰:西贝柳斯的音乐创作。

重点:浪漫主义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创作;民族乐产生及其音乐创作特点。

难点:浪漫主义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创作

三、 实验

1、 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中世纪的音乐文化及宗教音乐赏析 (AD4世纪~AD15世纪中)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2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作品赏析(1600~1750)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3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作品赏析 (1750~19世纪初)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4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作品赏析(19世纪初~20世纪上半叶)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中世纪的音乐文化及宗教音乐赏析 (AD4世纪~AD15世纪中)]:了解掌握格里高利圣咏、中世纪的世俗音乐、中世纪的乐器。

[序号2].[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作品赏析(1600~1750)]:了解掌握复调音乐的兴起与早期发展、J. S. 巴赫的生平与创作(音乐赏析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十二平均律》)、亨德尔的生平与创作。

[序号3].[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作品赏析 (1750~19世纪初)]:了解掌握维也纳古典乐派主要创作。

[序号4].[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作品赏析(19世纪初~20世纪上半叶)]:了解掌握浪漫主义的音乐创作、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

3、考核方式

(1) 听辨练习:对指定的音乐作品进行听辨练习。

2)考核方式

a.对指定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并以书面的形式作为论文上交;

b.考核成绩以平时成绩为基础予以评分,实验占平时成绩的70%。

四、 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64,其中理论学时56,实验学时8。

内 容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远古时代的音乐文化

8

 

 

 

8

2

中世纪的音乐文化及宗教音乐赏析

8

2

 

 

10

3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

8

 

 

 

8

4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作品赏析

10

2

 

 

12

5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作品赏析

10

2

 

 

12

6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及作品赏析

12

2

 

 

14

 

合计

56

8

 

 

64

五、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材:于润洋著,《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参考书:【1】宋丽丽著,《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2】李应华著,《西方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

3】保·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六、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分为闭卷笔试部分和音乐作品赏析论文部分。

 

 

《钢琴伴奏》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64 实验学时:16

适用对象:音乐教育专业四、五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钢琴基础、基础和声

大纲主撰人:谢友超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即兴伴奏是一门以技术实践课为主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在钢琴基本技术的支持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基本的伴奏技术,承担起未来音乐活动或教学中的伴奏任务。

2.教学中要求学生从最初的编写正谱伴奏,逐步向即兴弹奏的形式过渡的教学方法。要使学生能写能弹,并符合理论要求。本课程属于技能课,采用基本理论教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讲授和检查间周进行,通过逐个学生的检查,了解学生在伴奏中运用和声、织体、技术等的情况;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了解伴奏与主旋律的协调等等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做讲解和示范演奏。教学采用书面作业与课堂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章:绪论、大调和小调正三和弦的初步运用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了解即兴伴奏的基本方法;掌握大小调中的三和弦的基本应用。

1-1即兴伴奏的定义;

1-2即兴伴奏的优势与不足;

1-3即兴伴奏的主要教学内容;

1-4即兴伴奏的技术理论要求;

1-5大小调正三和弦与和声功能;

1-6属七和弦;

1-7和声连接;

1-8和声的键盘连接及与音型的结合。

重点:大小三和弦的理论要求及实际应用。

难点:大小三和弦的实际应用。

2章:和声配置的基本手法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会处理旋律与和声的关系;掌握为旋律配和声的基本方法。

2-1分析歌曲的调式与结构,确定终止式;

2-2分析旋律的和声内涵,安排和声节奏;

2-3和弦外音;

2-4伴奏音型中的各层次的平稳与律动。

重点:和弦外音的处理;为歌曲配和声。

难点:和弦外音的处理。

3章:伴奏织体与伴奏音型及旋律声部的表现手法

授课学时:1

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会根据旋律表现与音乐情绪来选择恰当的伴奏织体;不同的旋律表现手法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

3-1伴奏织体的结构层次与基本类型;

3-2伴奏音型的三种基本形态;

3-3用单音或八度方式弹奏旋律;

3-4用双音或和弦方式演奏旋律;

3-5旋律表现的简略手法:——“把复杂的变得简单”;

3-6旋律表述的装饰手法——“把简单变得复杂”。

重点:音乐织体的设计;不同的旋律手法的音乐表现作用。

难点:音乐织体的设计与运用;旋律手法音乐表现作用的多样性。

4章:副三和弦、副属和弦的实际应用

授课学时:1

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副三和弦、副属和弦在歌曲伴奏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在实际伴奏工作中的应用。

4-1副三和弦的特性以及在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4-2副三和弦在作品中的应用分析;

4-3运用副三和弦为歌曲配弹即兴伴奏;

4-4副属和弦的特性及在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4-5副属和弦在作品中的应用分析;

4-6运用副属和弦为歌曲配弹即兴伴奏。

重点:副三和弦的特性、副三和弦的应用;副属和弦的配置、应用。

难点:副三和弦的应用,副属和弦的配置、应用。

5章:和声配置手法的拓展

基本要求:了解和声学不仅是书面的知识,也是对音乐表现起着重要作用的技术。

授课学时:2

5-1和弦的原位与转位;

5-2和声的布局;

5-3平行大小调和弦的交融;

5-4同主音大小调的和弦借用;

5-5编配练习。

重点:和声的布局、拓展。

难点:和声的拓展。

6章:歌曲前奏、间奏和尾奏的编配;乐句、乐段之间的伴奏处理。

授课学时:1

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歌曲附属部分的伴奏编配。

6-1歌曲前奏的编配;

6-2歌曲间奏的编配;

6-3歌曲尾奏的编配;

6-4使用音阶材料;

6-5使用柱式和弦材料;

6-6使用分解和弦材料;

6-7模仿手法。

重点:伴奏材料的编配与应用;乐句、乐段之间的伴奏处理。

难点:伴奏材料的应用。

7章:行进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行进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的弹奏。

7-1分类;

7-2豪迈壮阔型行进歌曲的即兴伴奏;

7-3活跃兴奋型行进歌曲的即兴伴奏;

7-4进歌曲中对比片段(抒情部分)的伴奏处理。

重点:音型的运用于音乐情绪的结合;各个调性的熟练掌握。

难点:各个调性的熟练掌握。

8章:欢快活泼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掌握欢快类型歌曲的弹奏,学习儿童歌曲(欢快.活泼)的弹奏。

8-1二拍子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

8-2三拍子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

8-3特殊节奏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

8-4活泼儿歌的伴奏。

重点:欢快活泼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

难点:欢快活泼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

9章:抒情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掌握抒情歌曲的伴奏手法。

9-1夜曲类抒情歌曲的即兴伴奏;

9-2颂歌类抒情歌曲的即兴伴奏;

9-3三连音节奏音型的运用;

9-4速度节拍自由时的伴奏处理。

重点:抒情歌曲情绪把握以及与配弹。

难点:抒情歌曲配弹。

10章:民族调式歌曲的即兴伴奏

授课学时:1

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民族调式及民族调式歌曲的伴奏。

10-1民族调式介绍;

10-2民族调式和声地运用;

10-3各调式歌曲的弹奏。

重点:民族调式歌曲的和声运用。

难点:民族调式歌曲的和声运用。

三、 实验

1、 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伴奏织体与伴奏音型及旋律声部的表现手法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2

副三和弦、副属和弦的实际运用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3

和声配置手法的拓展

1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4

歌曲间奏、尾奏的编配;乐句、乐段之间的伴奏处理

2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5

行进类歌曲的即兴伴奏

1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6

欢快活泼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

1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7

抒情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

1

基础类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8

民族调式歌曲的即兴伴奏

6

基础类

必修

综合性

全班

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伴奏织体与伴奏音型及旋律声部的表现手法]:了解即兴伴奏的基本方法;掌握大小调中的三和弦的基本应用。

[序号2].[副三和弦、副属和弦的实际运用]:让学生学会处理旋律与和声的关系;掌握为旋律配和声的基本方法。

[序号3].[和声配置手法的拓展]:让学生学会根据旋律表现与音乐情绪来选择恰当的伴奏织体;不同的旋律表现手法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

[序号4].[歌曲间奏、尾奏的编配;乐句、乐段之间的伴奏处理]:让学生了解副三和弦、副属和弦在歌曲伴奏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在实际伴奏工作中的应用。

[序号5].[行进类歌曲的即兴伴奏]:了解和声学不仅是书面的知识,也是对音乐表现起着重要作用的技术。

[序号6].[欢快活泼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了解和掌握歌曲附属部分的伴奏编配。

[序号7].[抒情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了解和掌握行进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的弹奏。

[序号8].[民族调式歌曲的即兴伴奏]:掌握欢快类型歌曲的弹奏,学习儿童歌曲(欢快.活泼)的弹奏。

3、考核方式

1)即兴伴奏练习:将每次上课布置的作业反复练习

2)考核方式

a.根据即兴伴奏回课的质量确定成绩

b.考试成绩以平时练习成绩为基础予以评分,实验占平时成绩的70%。

四、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32,其中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16。

内 容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绪论、大调和小调正三和弦的初步运用

2

 

 

 

2

2

和声配置的基本手法

2

 

 

 

2

3

伴奏织体与伴奏音型及旋律声部的表现手法

1

2

 

 

3

4

副三和弦、副属和弦的实际运用

1

2

 

 

3

5

和声配置手法的拓展

2

1

 

 

3

6

歌曲间奏、尾奏的编配;乐句、乐段之间的伴奏处理

1

2

 

 

3

7

行进类歌曲的即兴伴奏

2

1

 

 

3

8

欢快活泼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

2

1

 

 

3

9

抒情类型歌曲的即兴伴奏

2

1

 

 

3

10

民族调式歌曲的即兴伴奏

1

6

 

 

7

 

合计

16

16

 

 

32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材:孙维权著,《钢琴即兴伴奏入门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1】冯德钢主编,《歌曲钢琴伴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韩东、刘聪编著,《新编钢琴即兴伴教程奏》,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3】高天康编著,《实用钢琴即兴伴奏编配》,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

六、课程考核

考试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考试采取现场演奏的方法进行。

 

 

《歌曲写作与曲式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64 实验学时:32

适用对象:音乐教育专业四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无

大纲主撰人:谢友超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构成与技法,广泛了解中外优秀歌曲的风格特点、体裁特点及创作特点,开阔学生音乐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歌曲作品和创作歌曲的能力,并且了解和掌握曲式分析的各项技巧,能独立分析一定规模的作品。《歌曲写作与曲式分析》的开设课目的不单纯是教会学生写歌,其更深层的意义则在于培养学生对歌曲的审美、鉴赏能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对音乐语汇的感知、认知能力。

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章:歌曲艺术特征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了解歌曲艺术的形式特点;理解学习《歌曲分析与写作》的意义。了解中国歌曲艺术创作之路及中国近代创作歌曲的内容、风格之演变。

重点难点:歌曲的艺术形式及特点。

主要内容:歌曲的艺术概述,中国歌曲创作回顾,学习《歌曲分析与写作》应具备的条件

2章:歌曲的体裁与演唱形式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掌握歌曲的体裁特点、演唱形式特点。熟记各声部的音色特点及常用音域。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抒情歌曲、群众歌曲及少年儿童的特点,各声部的常用音域。

主要内容:歌曲的体裁及特点,歌曲的演唱形式及特点,各声部人声常用音域

3章:歌词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1)掌握词的定义及艺术特点;(2)歌词的结构形式。

重点难点:歌词的结构形式

主要内容:歌词的艺术特点,歌词的结构形式

4章:词曲结合的一般规律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学习掌握词曲结合的一般规律

重点难点:歌词语言节奏、歌词的语调与旋律节奏及旋律音高的关系;歌词的结构与旋律结构的关系;词曲结合的一般规律。

主要内容:歌词与旋律节奏的关系,歌词与旋律音高的关系,歌词中的衬实词及实词、虚词在旋律进行中的处理,歌词的重复及意义

5章:构成旋律的各种要素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学习掌握各种节奏、节拍的表现特点;学习掌握旋律线的意义及作用。了解速度与力度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掌握音色及音区在歌曲创作与表现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各种节奏、节拍的表现意义;各种旋律线的表现意义;歌曲写作中各音区的正确运用。

主要内容:节奏与节拍,旋律线,速度与力度,音色与音区

6章:调式及其表现特征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熟悉并掌握各种调式的表现特点。

重点难点:各种调式的表现意义;调式中稳定音级的使用;调式中动音与静音的使用。

主要内容:调式的概念,调式在歌曲中的意义,大小调式及写作特点,民族调式及写作特点

7章:歌曲的曲式结构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学习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学习掌握单一部曲式的构成及特点;学习掌握方整性乐句、方整性乐段、非方整性乐句、非方整性乐段的表现特点。

重点难点:方整性乐句、方整性乐段、非方整性乐句、非方整性乐段的表现特点;歌曲曲式结构的应用原则;乐句与乐段扩充与非方整性乐段。

主要内容:歌曲的结构的构成,单一部曲式,方整性乐段,乐句与乐段扩充与非方整性乐段

8章:歌曲的主题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歌曲主题的概念、意义、作用;主题的构造与规模;主题的数量与位置,主题的应该具有的特征。

重点难点:主题应具有的各种特征。

主要内容:歌曲的主题的概念及意义,歌曲主题的特征,歌曲主题的构思,歌曲主题的创作

10章:简单曲式结构

授课学时:6

基本要求:掌握简单的曲式结构的概念、特征及在作品中的应用。能够准确分析并划出图示

重点难点:单三部曲式

主要内容:乐段、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

11章:复杂曲式结构

授课学时:6

基本要求:掌握复杂的曲式结构的概念、特征及在作品中的应用。能够准确分析并划出图示。

重点难点:复三部曲式、奏鸣曲式

主要内容:复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分节歌结构、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和奏鸣曲式

12章:大型曲式

授课学时:4

基本要求:了解大型曲式中各个曲式的概念,掌握大型曲式分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器乐组曲和器乐套曲

主要内容:混合曲式与自由曲式、器乐组曲结构、器乐套曲结构、声乐套曲结构、歌剧与舞剧结构。

三、 实验

1、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学时

实验

类别

实验

要求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1

词曲结合的一般规律

2

技术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2

构成旋律的各种要素

2

技术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3

歌曲的曲式结构

4

技术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4

歌曲的主题

4

技术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5

歌曲写作

4

技术基础类

必做

设计性

全班

6

简单曲式结构

6

技术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7

复杂曲式结构

6

技术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8

大型曲式

4

技术基础类

必做

验证性

全班

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 [词曲结合的一般规律]:学习掌握词曲结合的一般规律

[序号2]. [构成旋律的各种要素]:学习掌握各种节奏、节拍的表现特点;学习掌握旋律线的意义及作用。了解速度与力度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掌握音色及音区在歌曲创作与表现中的作用

[序号3]. [歌曲的曲式结构]:要求学生学习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学习掌握单一部曲式的构成及特点;学习掌握方整性乐句、方整性乐段、非方整性乐句、非方整性乐段的表现特点

[序号4]. [歌曲的主题]: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歌曲主题的概念、意义、作用;主题的构造与规模;主题的数量与位置,主题的应该具有的特征

[序号5]. [歌曲写作]:独立进行小型歌曲创作

[序号6]. [简单曲式结构]:掌握简单的曲式结构的概念、特征及在作品中的应用。能够准确分析并划出图示

[序号7]. [复杂曲式结构]:掌握复杂的曲式结构的概念、特征及在作品中的应用。能够准确分析并划出图示

[序号8]. [大型曲式]:掌握大型曲式结构的概念、特征及在作品中的应用。能够准确分析并划出图示

3、考核方式

1)创作:小型作品创作。

2)考核方式

a.根据创作作品的完整度及创作水平确定成绩;

b.考核成绩以平时练习成绩为基础予以评分,实验占平时成绩的70%。

四、 学时分配

内 容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歌曲艺术特征

2

 

 

 

2

2

歌曲的体裁与演唱形式

2

 

 

 

2

3

歌词

2

 

 

 

2

4

词曲结合的一般规律

2

2

 

 

4

5

构成旋律的各种要素

2

2

 

 

2

6

调式及其表现特征

2

 

 

 

4

7

歌曲的曲式结构

2

4

 

 

4

8

歌曲的主题

2

4

 

 

6

9

歌曲写作

 

4

 

 

8

10

简单曲式结构

6

6

 

 

12

11

复杂曲式结构

6

6

 

 

12

12

大型曲式

4

4

 

 

8

 

合计

32

32

 

 

64

五、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材:《歌曲分析与写作》方智诺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曲式学基础教程》谢功成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书:《歌曲写作教程》朱敬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歌曲创作90题》杨瑞庆编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歌曲分析与写作》徐希茅著 江西高校出版社

《歌曲写作教程》陈国权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华百年歌典》上海音乐出版社

《声乐教学分级曲库》张幼文主编 山东文艺出版社

《音乐的分析与创作》杨儒怀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分析基础教程》彭志敏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曲式分析教程》黄明著 湖南文艺出版

六、 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为笔试,平时成绩为作业(分析、创作)。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 192 实验学时:160

适用对象:音乐教育专业三、四、五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无

大纲主撰人:谢友超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了解合唱与指挥理论,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有较好的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懂得合唱教学的方法,能把握中外合唱作品的演唱风格,准确完整的表达作品的内容,具有较好的艺术歌唱和合唱的协调能力。

2.教学任务

能力目标:在加强合唱呼吸训练的基础上,保持气息(深呼吸)与头声(高位置)的稳定,只有方法统一了,才能有整体音色的统一。熟悉合唱音响的本身规律,逐步达到合唱的均衡.谐和。努力提高合唱教学与指挥能力。

素质目标:强化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体验.感受.表现音乐,陶冶情操,增强凝聚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表演艺术,必须重视本课程的组织工作。把学生分成若干合唱小组,由学生轮流负责排练,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辅导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音准.节奏.强弱.共鸣.呼吸等方面树立正确.科学观念,提高声乐演唱水平;掌握多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和技巧(协调.谐和.均衡和控制等)。

指挥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必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图式与动作相结合。通过边讲.边练习不同教材.风格.特点的歌曲进行指挥实践,使学生掌握指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给予必要的个别指导。注意课堂与舞台演出实践相结合(包含与社会性的比赛活动和合唱艺术交流活动等)。对有潜力的学生重点培养,力争多出专业拔尖人才。

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分析处理合唱作品,并根据童声的特点进行合唱训练。为今后担任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和社会合唱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章 指挥法

授课学时:(4学时)即时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接受进度

基本要求:掌握六个方面的技术能力

点:指挥动作基本功、指挥的手势、演唱(演奏)中的指挥技术

点:演唱(演奏)中的指挥技术

1-1指挥动作基本功

1-2指挥的拍图大全

1-3起拍与收拍

1-4演唱(演奏)中的指挥技术:共分六个方面的技术能力

1-5指挥在排演前后的工作

2章 实践作品:

授课学时:(28学时)即时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接受进度

基本要求:排练演唱掌握熟练该作品

2-1混声合唱《阳关三叠》等

2-2大合唱《祖国颂》等

2-3排练的方法及排练《飞来的花瓣》等

2-4混声合唱《青春舞曲》等

2-5多声部合唱作品《阿拉木汗》等

2-6多声部合唱作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

1、 混声合唱《阳关三叠》

授课学时:(2)即时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接受进度

基本要求:排练演唱掌握熟练该作品

点:合唱历史沿革;人声的类别;队型的排列法;

点:作品的处理

主要内容:

1.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王维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从音乐角度说,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 “遄行,遄行” 等处的八度大跳,和“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的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2.使学生接触古诗特色的作品,从而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3.作品力度,情绪的对比,变化音b3、b7的音准训练。

2、 大合唱《祖国颂》等

授课学时:(6) 即时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接受进度

基本要求: 排练演唱掌握熟练该作品

点:训练《祖国颂》方法;合唱的发声练习;《祖国颂》各唱的协调主调合唱的基本类型;

点:第二段复调合唱的基本类型;合唱各段的速率合唱的咬字吐字;

主要内容:

1.歌词表达了新时期中国人民的心声,因而作品广泛流传,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之作。

2.词曲作者乔羽简介

乔羽,著名词作家,在中国有“词坛泰斗”之称。刘炽,作曲家。幼年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1939年入延安鲁艺师从冼星海学作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音乐教育院进修,后任煤矿文工团副团长。作品包括歌剧音乐,大合唱.电影音乐各10部,及其它中.小型音乐作品等。

3、 排练的方法及排练《飞来的花瓣》等

授课学时:(5)即时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接受进度

基本要求:如何选择和排练合唱《飞来的花瓣》

点:合唱《飞来的花瓣》案头工作;指挥动作的设计与应注意的事项

点:该作品的处理

主要内容:

混声合唱《飞来的花瓣》,着重了解掌握如何运用合唱的发声技巧来深度挖掘作品的音乐表现。

1.结成四人重唱小组复习《飞来的花瓣》

2.思考如何运用良好的声音控制来表达作品的内涵;合唱内心听觉的培养方法

课外思考与练习:唱熟混声合唱《飞来的花瓣》

4、混声合唱《青春舞曲》等

授课学时:(5)即时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接受进度

基本要求:

1.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音乐文化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亲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

3.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谱

点: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亲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

:该作品的处理

主要内容:

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青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象那鸟儿

课外思考与练习:

1.结合练习曲练习不同的起拍与收拍动作

2.复习《飞来的花瓣》

5、 多声部合唱作品《阿拉木汗》等

授课学时:(5) 即时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接受进度

基本要求:1.主旋律声部:男高\男低;2.装饰性声部:女高\女低;3.关于王洛宾要按照合唱的声音要求来进行合唱的训练

点:阿拉边歌边舞的方式,赞美美丽善良的姑娘阿拉木汗活泼.热情.美丽.可爱.动人。内容虽简单,但歌曲生动.诙谐.流畅.欢快。歌曲可分为ABA三部分。

点:如何把握中国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

主要内容:

《阿拉木汗》是作曲家谢功成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曲。它原是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它以双人答的形式出现,活泼.风趣。第二部分B段频繁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伴随手鼓而舞轻快感。第三部分最后一段为A段的变化重复。

1.歌曲的曲式及旋律特点

歌曲的旋律清新.优美.欢快,有强烈的律动感,带给人一种赏心悦目.轻松愉快的感觉。歌曲在注意到声部纵向和声配置的同时,也调动了声部间横向简繁补充和复调手法的运用。A段以男声部为主旋律,女声以简洁短促的短句给主旋律以巧妙填充。B段在原民歌切分曲调的上方配出女声具有歌唱性的曲调,形成复调效果。第三段A则用了男女声部的曲调模仿手法。多种织体手法的运用,使全曲声部效果更加丰满。

2.为了便于掌握歌曲中特有的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节奏型;节奏熟练后,请同学们练唱旋律及歌词,想象着有一群美丽的少女正在载歌载舞,欢乐无比的动人画面,然后伴随着手鼓动情的演唱。

3.指挥强调的记号及各种力度对比记号见谱表。请同学们反复练唱,记住这种艺术风格,不断提高演唱技巧,以便今后给合唱学习打下良好把握中国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

4.巩固各种暗示性动作的做法。

6、 多声部合唱作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

授课学时:(5) 即时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接受进度

基本要求:队员应该掌握合唱作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半声.轻声.抑制声的唱法;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唱符合整个色调的变化要求。

点:掌握合唱作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点:该作品的处理

主要内容:

1.这首混声合唱是根据撒尼(彝族的一个支系)民歌及彝族民间艺人金国富的歌曲改编而成的。歌曲表现了云南彝族人民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的客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

2.歌曲特点:歌曲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由三个乐段(A.B.B′)组成。第一乐段(引子后第1—10小节)先由女高音声部呈现第一个音乐素材,然后由男高音声部稍作变化地予以重复。这个乐段,充分地表现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第二乐段(第11—19小节)由女声领唱切入主题第三乐段(第20—28小节)是第二乐段的变化重复。第二大部分(即第三段歌词部分)与第一大部分基本上相同,但第一乐段有所减缩,后面增加 尾声。进一步展示了彝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景象,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未来.对伟大祖国的衷心祝福。

3.在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里,一直贯穿着一种欢快活泼.热情洋溢的情绪。其中,推向高潮的尾声是这首歌画龙点睛的重要一笔。

三、

1、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指挥动作基本功

5

技术基础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2

指挥的拍图大全。

3

技术基础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3

起拍与收拍

4

技术基础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4

演唱(演奏)中的指挥技术:共分六个方面的技术能力

5

技术基础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5

指挥在排演前后的工作

3

技术基础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6

《阳关三叠》

6

技术基础

必修

综合性

全班

7

《祖国颂》

6

技术基础

必修

综合性

全班

8

其他作品

20

技术基础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9

《飞来的花瓣》

6

技术基础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10

其他作品

21

技术基础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11

《青春舞曲》

6

技术基础

必修

综合性

全班

12

其他作品

21

技术基础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13

《阿拉木汗》

6

技术基础

必修

综合性

全班

14

其他作品

21

技术基础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15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6

技术基础

必修

综合性

全班

16

其他作品

21

技术基础

必修

验证性

全班

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指挥动作基本功:掌握指挥动作的基本手势要求

【序号2】指挥的拍图大全: 不同拍子的指挥手势的掌握

【序号3】起拍与收拍:起拍与收拍的手势技巧

【序号4】演唱(演奏)中的指挥技术: 掌握在演唱(演奏)中六个方面的的指挥技术

【序号5】指挥在排演前后的工作:掌握指挥在排演前后的工作

【序号6】《阳关三叠》:学习合唱训练、指挥基础训练、排练训练

【序号7】《祖国颂》:学习混声合唱、指挥技术训练、排练训练

【序号8】其他作品:学习混声合唱、指挥技术训练、排练训练

【序号9】《飞来的花瓣》:学习混声合唱、指挥技术训练、排练训练

【序号10】其他作品:学习混声合唱、指挥技术训练、排练训练

【序号11】《青春舞曲》:学习 混声合唱、指挥技术训练、排练训练

【序号12】其他作品:学习混声合唱、指挥技术训练、排练训练

【序号13】《阿拉木汗》:学习混声合唱、指挥在排演前后的工作、排练训练

【序号14】其他作品:学习 混声合唱、指挥技术训练、排练训练

【序号15】《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学习 混声合唱、指挥在排演前后的工作、排练训练

【序号16】其他作品:学习 混声合唱、指挥技术训练、排练训练

3、考核方式

1)按声部组成合唱队进行作品演唱。

2)考核成绩以平时练习成绩为基础予以评分,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里平时成绩的70%。

四、 学时分配

总学时:192学时;理论课时:32,实验课时:160,每周2学时。

内 容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指挥动作基本功

1

5

 

 

6

2

指挥的拍图大全

1

3

 

 

6

3

起拍与收拍

 

4

 

 

6

4

演唱(演奏)中的指挥技术:共分六个方面的技术能力

1

5

 

 

8

5

指挥在排演前后的工作

1

3

 

 

6

6

《阳关三叠》等

2

6

 

 

24

7

《祖国颂》等

6

26

 

 

32

8

《飞来的花瓣》等

5

27

 

 

32

9

《青春舞曲》等

5

27

 

 

32

10

《阿拉木汗》等

5

27

 

 

32

11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

5

27

 

 

32

总计

 

32

160

 

 

192

五、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文思隆《合唱指挥与中外合唱品精选》2002年3月第2版.出版地:重庆北磋.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辅助教材:

1.《合唱手册》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01 (孙从音著)

2.《合唱知识与合唱指挥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10 (苏格阿著)

3.《歌咏指挥基础知识》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1.06 (张民权著)

4.《合唱学》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马格顺著)

参考书目:

高奉仁《合唱与排练》2003年8月第1期,出版地: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海尔曼·舍尔欣《指挥教程》2000年12月北京第1版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合唱学新编 作者:马革顺

合唱艺术手册 作者:孙从音

指挥与合唱实用教程 作者:徐定中

合唱与指挥 作者:高师《合唱指挥》教材编写组

陆在易合唱作品选上下册 作者: 陆在易

中国当代合唱作品精选1 2作者:葛顺中

大合唱百首中外经典合唱歌曲 作者:程郁华 吴刚

中外合唱歌曲精选 作者:云起 付晓莉

女声合唱歌曲集(中国卷) 作者:陈国权

女声合唱歌曲集(外国卷) 作者:陈国权

女声合唱歌曲集(综合卷)作者:陈国权

男声合唱重唱歌曲集 作者:陈国权

六、 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形式为按声部组成合唱队进行作品演唱。

 

 

Copyright @2011-2015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学校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城区大学城合欢路1号

电话:0527-80985612   0527-80805378

传真:0527-84826507

邮箱:sqsfbgs@163.com